English

中国“神童”群消失了吗?

1999-11-21 来源:文摘报  我有话说

黑子

 1978年3月22日,《人民日报》头版刊登消息:中国科技大学第一届少年班正式成立。21名学生入学深造。当年江西老区有一位年仅13岁的少年考上了“少年班”,县委书记用县里仅有的一辆小车把他接到了县政府,并在县委大院搭台唱戏整整3天以示庆贺。至今,那名男孩的照片还挂在县委办公室里。

就这样,“少年班”在万众瞩目之下一届届地办了下去。先是中科大,后来北大、清华、交大、复旦等12所高校也招收少年大学生,再后来,又传出这些高校不少已纷纷停办“少年班”,到现在只剩下中科大、上海交大等5所的消息。介于这些传闻中的,其内容大多是诸如“少年班”的孩子连基本的生活自理都不行,晚上睡觉还尿床,天冷了不知道加衣服,完全是一群“高智商的小白痴”。更为重要的是开设“少年班”已经整整20个年头,并没听说哪里出了个华罗庚、陈景润呀?于是,以此作依据,有人断言,“少年班”从根本上是失败的……

带着“中国神童群究竟怎么啦”的疑问,记者采访了中国科技大学“少年班”支部书记叶国华。叶老师认为,在我国,确实存在着千分之一量级的智力超常儿童。这些儿童一旦得到科学的后天教育,极有可能在某一方面显示出卓越的才华。谈到教育界常提及的“素质教育”以及“高分低能”的话题,叶老师讲了几个故事。有一年的秋天,气温骤然在一夜之间下降了10多度。谁知,当他第二天穿着毛衣赶到教室时,发现竟有80%的孩子依旧“坚定地”穿着短袖衬衣躲在阳光下瑟瑟发抖。

对于“少年班”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,叶国华认为应该辩证地对待。“少年班”的学生们虽说只比常规大学生小四五岁,但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来说,这四五年时间造成的差异是一种“质”变性的。因此,应该宽容地看待他们的孩子气,最忌以媚俗为目的的夸大报道。

“少年班”至今已招收了20届逾千名学生,其中80%以上的人攻读了硕士研究生,另有100多人拿到博士学位。学校培养这些“少年班”学生往往要比培养普通大学生多花10倍以上的力气,而人才出现的数量与质量却不成正比。如此兴师动众地办少年班,究竟“值”吗?

中科大叶国华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: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曾经说过,在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(即2至8岁、12至14岁),一年的教育对智力发展影响效果,超过在智力发展其它时期中8到10年的效果。因此,对智力超常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特殊教育,其合理性是毋庸置疑的。对于人才的培养,最忌的就是急功近利。当年“少年班”的孩子,如今最大的也不过3O岁出头,他们中大多数,还在继续修他们的学业,从人才学的角度来看,现在并不是要他们出成绩的时候。

看来,我们也该换一种宽容的心态来看待“少年班”,且慢“盖棺论定”为好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